图的基本介绍
图是一种数据结构,其中结点可以具有零个或者多个相邻元素。两个结点之间的连接称为边,结点也可以称为顶点。线性表局限于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的关系,树叶只能有一个直接前驱也就是父节点,当我们需要表示多对多的关系时,就需要图这一数据结构。
图的表示方式:二维数组表示(邻接矩阵);链表表示(邻接表)。
- 邻接矩阵需要为每个顶点都分配n个边的空间,其实有很多边都是不存在,会造成空间的一定损失。
- 邻接表的实现只关心存在的边,不关心不存在的边,因此没有空间浪费,邻接表由数组+链表组成。
图的遍历
图的遍历就是对结点的访问,一个图有很多结点,需要特定的策略来遍历结点,一般有两种方法:(1)深度优先遍历 (2)广度优先遍历
(1) 深度优先遍历思想:
- 深度优先遍历,从初始访问结点开始,初始访问结点可能有多个邻接节点,深度优先遍历的策略就是首先访问第一个邻接节点,然后再以这个被访问的邻接节点作为初始结点,访问它的第一个邻接节点,可以这样理解:每次都在访问完当前节点后首先访问当前节点的第一个邻接节点。
- 我们可以看到,这样的访问策略是有限往纵向挖掘深入,而不是对一个结点的所有邻接节点进行横向访问。
- 显然,深度优先搜索是一个递归过程。
- 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步骤
- 访问初始结点v,并标记结点v为已访问。
- 查找结点v的第一个邻接节点w。
- 若w存在,则继续执行4,若w不存在,则回到第一步,将从v的下一个节点继续。
- 若w未被访问,对w进行深度优先遍历递归(即把w当做另一个v,然后进行步骤123)。
- 查找结点v的w邻接节点的下一个邻接节点,转到步骤3.
(2) 广度优先遍历
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于一个分层搜索过程,广度优先遍历需要使用一个队列以保持访问过的结点的顺序,以便按这个顺序来访问这些结点的邻接节点。
- 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步骤
- 访问初始结点v并标记结点v为已访问
- 结点v入队列
- 当队列非空时,继续执行,否则算法结束
- 出队列,取得队头结点u
- 查找结点u的第一个邻接节点w
- 若结点u的邻接节点w不存在,则转到步骤3,否则循环执行以下三个步骤: 6.1 若结点w尚未被访问,则访问结点w并标记为已访问 6.2 结点w入队列 6.3 查找结点u的继w邻接节点的下一个邻接节点w,转到步骤6